企業新動向
TCL中環首個海外光伏晶體晶片工廠落地中東
日前,TCL中環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(PIF)、Vision Industries在深圳簽署《股東協議》。三方將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,推進太陽能光伏晶體晶片在沙特的本土化生產,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20.8億美元。本期項目年產能20GW,落地后將成為沙特本土首個光伏晶體晶片項目,也是目前海外最大規模的晶體晶片工廠。(深圳商報)
全球最大!中創新航獲儲能電池訂單
7月15日消息,陽光電源與沙特ALGIHAZ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,容量高達7.8GWh!另據介紹,該項目共有三個站點,分別位于沙特的Najran、Madaya和KhamisMushait地區,2024年年內即開始交付,2025年全容量并網運行,將有效提高沙特電網穩定性和可靠性助力沙特“2030愿景”實現。由于項目體量龐大、交期緊迫、調度管理復雜、電網支撐及運維要求高,陽光電源將部署配備近780萬顆電芯的1500余套PowerTitan2.0液冷儲能系統。(OFweek 鋰電網 )
政策實時知
惠州加快聚集科技人才 創新創業團隊最高資助1000萬元
7月18日,據惠州市科學技術局消息,該局已于近日啟動2024年度惠州市科技人才(團隊)項目入庫工作,以加快聚集科技人才到惠州創新創業。惠州是萬億工業大市,正在打造電子信息、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生命健康產業“2+1”現代產業體系。因此,此次申報入庫的項目需聚焦這一產業體系,以及相關重點產業領域。要在優勢傳統產業、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等方面,推動相關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,促進產業關鍵技術發展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。根據有關政策,科技人才(團隊)項目分為人才項目和團隊項目兩大類。人才項目包括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項目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項目;團隊項目包括科技創新團隊項目、科技創業團隊項目。其中,科技領軍人才最高資助500萬元,科技創新創業團隊最高資助1000萬元。資助資金六成用于開展科研工作,四成用于個人生活補助。(廣東省人民政府)
上半年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等產業用電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
用電量是經濟運行的“晴雨表”與“風向標”。上半年,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等產業用電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,浙江、廣東、江蘇等制造業基地用電量增幅明顯。在國內的制造業基地浙江寧波,上半年,全社會用電量和工業用電量均實現12%以上的快速增長,居浙江全省首位。其中,制造業用電量349.45億千瓦時,同比增速超過15%。在廣東深圳,今年上半年,全市用電量543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7.9%。深圳市以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為代表的“三新”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3.63%,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在7%以上。在制造業大省江蘇,上半年,光伏設備元器件制造業用電量達50.57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49.7%。此外,汽車零部件制造業、整車制造業用電量增幅也較大。數據顯示,上半年,全國電動汽車總充電量約為242.9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54.6%,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廣東、江蘇、河北、四川、浙江等省份。(央視網)
“老三樣”優勢穩固 “新三樣”動能澎湃——深圳外貿半年報展現經濟活力
深圳海關20日發布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深圳市進出口2.2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31.7%,創歷史同期新高,占全國、廣東全省的比重分別為10.4%、50.4%。機電產品一直是深圳外貿出口的傳統“主力軍”,上半年,深圳出口機電產品9489.9億元,增長21.4%,占同期深圳出口總值的67.4%。今年以來,全球生成式AI、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呈現爆發式增長,與之相關的音視頻設備、液晶平板顯示模組等產品出口也大幅增加,電子信息產業回歸外貿增長中心。今年上半年,深圳市出口手機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(電腦)、家用電器等“老三樣”商品合計1684.5億元,增長18.9%;電子元件出口1372.3億元,增長29.3%。近年來,新能源汽車、鋰電池、光伏產品等“新三樣”正成為深圳外貿出口中堅力量。深圳海關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深圳市電動汽車、光伏產品分別出口128.7億元、24.8億元,增長51.7%、81.6%。(深圳發布)